上海后花园论坛

良心账

作者: 聂学剑2023年04月20日散文随笔

嫂子从乡下来,说起家里经营的水泥生意艰难得快做不下去了:“光欠账,就二三十万元了。有的人家外出打工常年不归,还有的欠账户主说病就病倒了……”我吓了一跳,这个数字,这些说辞,头一次和哥嫂成天忙里忙外的奔波联系起来。

上海后花园论坛哥在靠县道的自家门前做水泥生意,厂里批发来的水泥,用三轮车一车车地送到附近各村建房的工地上。从装运到卸车,甚至还要一包包码好,都是可着自己的力气硬拼。送过去的水泥,欠下的尾账,乡下人没有打欠条的习惯,卖家自己在本子上记账。到了季末或年底,会有人主动来结算,当然更多的是哥嫂去挨村挨户地催收。但是,积攒下这么一笔巨额数字,真是出乎我的意料。

上海后花园论坛哥的账本,我曾一页页翻过,多次提醒他,最好让欠账人打个欠条佐证。哥每次都说对对,但最终还是一张欠条也没有让人家写过。他说,那怎么好意思说得出口,好像不信任人家似的,都是乡里乡亲的,哪个会赖账呀。当然,赖账的户主年年都有,赖就赖了,哥嫂拿人家也没办法,上门去理论几番,自己生几天闷气,自认倒霉也就算了。

都什么年代了,哥嫂还是这种记账模式!嫂子看我焦虑,反过来又安慰我:乡亲们还是凭良心的人多,赖账的只是少数。我无语,忍俊不禁,笑了。

那天散步途经一个巷口,一个男子从大架自行车后座特制的铁架子上取下一桶油,专门送到一户人家的厨房灶台上。回到自行车边,掏出一个油腻腻的塑料封面笔记本,掀开一页当场记账。他转脸对拄着拐杖走出来的老婆婆说,一个月后,再来收钱,保准你们家吃的是纯正的大豆油,俺自家榨制的,最真的……我驻足在旁边怔怔地看着他们,心里惊叹,这座城市里,居然也存在这种送货上门、先吃后付钱的记账买卖。

记得小时候到乡下卖鸡仔的小贩,他们都是挨家挨户送上小鸡仔。他自己一笔笔地记下数字,连主人家的名字都懒得打听,因为都是家庭主妇们过问这些琐碎事儿,她们不习惯用自己的名字。他只记着李小寨东北角左数第三户,买鸡仔20只。价格也没有记,过了三个月,满村跑的都是他送的半大公鸡母鸡了,他才欣欣然地来收钱,挨门算账。那些主妇闻声聚拢过来,手里紧紧地捏着卷得汗湿的几张纸币,忍不住抱怨说自家的小鸡折碎(死掉)得多了。那小贩笑而不答,照单全收。一切都是当初约定的嘛。我们一帮小孩子就挤在婶婶、嫂子和大娘们中间,看那小贩一页页地翻账本。偶遇男人从田里回来,会粗声大气地喝一声,赶紧给人家结账嘛!于是,女人们低眉顺目,不再讨价还价,将钱争先恐后地递上去。那一幕,一直镌刻在我儿时的心灵最深处。原来,诚信就是这样,鸡仔们挨挨挤挤地长得这么大了,这笔账是该付给人家了,那还有啥好说的。

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,天翻地覆变化的只是物质,那些公序良俗,那些单方记账讲诚信的方式,居然还有延续。“以事实为依据,以法律为准绳。”每次应邀做普法宣讲,我都会对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脸孔强调:“这两句话大家注意了,位次先后可不一样,重事实,是立法的本意和精神!”每当此时,我都会想起上面那一幕幕单方记账的镜头画面来。以事实为依据,永远前置在法律准绳的前面。这是诚信的体现。

欢迎投稿,注册登录 [已登录? 马上投稿]

猜你喜欢